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文娱  >  健康  >  疾病防治
到2030年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数量明显增加—— 甘肃“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突破十名
发布时间: 2022-12-29 10:58 稿源: 兰州日报   编辑:张安化

  中国兰州网12月29日消息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精神,深入推进我省中医药人才建设,推动甘肃中医药工作高质量发展,日前,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指出,到2025年,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规模稳步增长,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全省每千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7人,实现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医师配置不低于本机构医师总数的60%,全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馆,中医类别医师不少于同类机构医师总数的25%。

  到2030年,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数量明显增加,中医药多学科创新团队形成规模,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更加稳固。我省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数量突破10名,甘肃省名中医达到400名,建成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构建完善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支持甘肃中医药大学集中优势资源建成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构建中医院校与附属医院协同育人融合发展机制,充分发挥附属医院育人职能,核增临床师资、教育管理岗位,支持建设一批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完善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全面推行院校—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支持甘肃医学院、河西学院、陇东学院等符合条件的院校增设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等本科专业。加快中医药课程教材改革,提高中医学类专业经典课程的比重,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一批中医药类一流课程。到2025年,力争建设3门左右国家级和20门左右省级中医药一流本科课程。引导甘肃中医药大学等高校试点探索中医学九年制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增加中医(全科医学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到2025年招生规模达到400人/年,将中医药传统文化、中医特殊技能等纳入研究生复试考核内容。

  积极推进中医药毕业后教育。落实《甘肃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和《甘肃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试行)》,按标准建设省中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天水市中医医院、庆阳市中医医院4家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每年招收中医类别住院医师不少于200人。推进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养,完成省第二人民医院、武威市中医医院、庆阳市中医医院3家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标准化建设,每年完成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不少于100人。

  开展多层次中医药师承教育。遴选人员参加国家级中医药师承教育。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提质增效,被确定为指导老师的,优先晋升高一级职称,绩效工资分配对承担师带徒任务的中医医师适当倾斜。继承人经结业出师考核合格并取得出师证书的,通过规定评聘(考试)条件和程序,在晋升高级职称时,免专业组答辩。到2025年,全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出师人员达到1万人。推进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平台建设,5年内建设70个左右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加快培养不同层次中医药人才

  多举措培养中医药骨干人才。实施全国中医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全国中医临床(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全国西医学习中医、中医护理等骨干人才等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项目。组织开展全省中医管理、急诊急救、疫病防治、麻醉、中药、中医护理等骨干人才培训。市县中医医院加强中医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坚持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对有培养前途、悟性好、基础扎实、具有中医思维的技术人才,选送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市级中医医院每年不少于6名,县级不少于4名。保持本科层次中医药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招生规模总体稳定,根据需求逐步扩大培养规模,加强定向就业履约。到2025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再培养1000名本科层次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充实基层中医药骨干人才队伍,全省中医药骨干人才比例达到卫生技术人才的1/4。

  多途径培养中医药实用型人才。按国家制定的中医技师岗位标准和队伍建设措施,根据临床需要积极配备中医技师,完善中医技师考核注册和执业管理制度。开展中医技师转岗培训和在职培训,逐步建成一支理论扎实、技术精良的中医技师队伍。组织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技能全员培训,培养10000名以上掌握中医技术的实用技能人才。到2025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0.5名合格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超过25%,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鼓励有条件的市县职业院校设置中药材种植、中药炮制、中医养生、老年护理等专业,加快中药材种植栽培、质量检测、品种鉴定、资源普查、产品研发、产业经营等中药产业人才培养。举办“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创业达人”评选活动和中医药产业创业创新大赛等技能大赛,提升实用型中医药人才技能水平。

  加快急需紧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甘肃省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和甘肃省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能力建设,加强调整50名中医药专家组成的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和30名专家组成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定期开展演练,强化中医疫病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打造高水平的中医疫病防治队伍。紧密对接公共卫生、全科、精神科和医(康)养结合、养老服务、对外交流等领域,加快中医药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在制定实施中医药人才相关政策、重点项目时应向少数民族医药人才倾斜,加强少数民族医药人才培养。

  营造中医药人才成长发展良好氛围

  拓宽中医医疗服务岗位。医疗机构按照设置基本要求,配齐配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到2025年,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医师配置不低于本机构医师总数的60%。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中医医师,允许中医医师在临床科室按照注册执业范围开展与其执业范围相符的诊疗活动。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建设和发展中医临床科室,按规定配备中医药人员。鼓励“西学中”西医师开展中医药诊疗服务。定期组织开展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置中医(专长)医师岗位,促进民间特色技术疗法的传承发展。

  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落实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省人社厅、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全省卫生健康人才引进工作的通知》(甘组通字〔2019〕64号)和《关于印发<2022-2024年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急需紧缺专业目录>的通知》(甘组通字〔2022〕173号),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等学科列入急需紧缺专业目录,不限定院校范围,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或主管部门根据岗位空缺情况和实际用人需求,自主发布长期招聘公告,对符合招聘条件的人员,按规定程序完成即时招聘,为省属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提供制度支持。

  畅通中医药人才岗位晋升通道。从事中医儿科专业年限达10年以上并在任现职期间获年度考核1次以上优秀晋升副主任医师和15年以上并在任现职期间获年度考核3次以上优秀晋升主任医师的,可作为一条量化业绩条件。对工作20年以上考试通过后聘任中级、30年以上评聘高级的艰苦边远地区乡村中医药人才,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办理单列岗位聘用手续,激发基层中医药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允许临床类别医师通过考核后,参加甘肃省卫生系列中医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对本科及以上学历、经中医全科专业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考试通过的直接聘任中级职称。

稿源:兰州日报   编辑:张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