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文娱  >  书画  >  访谈评论
《画语求索——全山石口述史》:甘为中国油画的“铺路石”
发布时间: 2022-01-10 10:27 稿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赵敏
  《画语求索——全山石口述史》

  时代需要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全山石就树立了一个典范。

  全山石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2019年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美术家”荣誉称号。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说:全山石是“中国油画的引路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全山石是当今中国油画界修养境界最高、手头功夫最好的油画家之一。

  1930年,全山石出生于浙江宁波一个文化世家。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酷爱音乐的全山石意外地考上了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从此与油画结下不解之缘。1954年,经过严格选拔,全山石被国家选派到列宾美术学院学习并以全优成绩毕业。归国后,他回到母校任教,曾任油画系主任、院教务长、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等。2014年,由他负责筹办的中国第一个民办公益性油画艺术研究和展示机构——全山石艺术中心正式对外开放,为中国油画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在全山石数以百计的油画作品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英勇不屈》是他早期的历史画作品,表现的是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大革命失败这一历史事件。为了创作这幅画,他反复地阅读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一文,终于找到主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全山石以纪念碑风格象征性地描绘这一历史事件,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英勇不屈的豪迈气概,并将胜利的先兆寓于画中。

  为创作《八女投江》,全山石到东北实地考察,体验生活。在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突如其来的洪水中,他亲身感受到了河水泼面而来的冰冷。他的《八女投江》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为基调,用象征手法表现了这一历史故事。

  2005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正式启动,由全山石主创《义勇军进行曲》。全山石认为,这件作品的关键是表现出“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件作品用概括性、象征性的艺术语言表现历史人物,表现历史真实,进而体现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全山石在遵循西方油画本体语言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吸收了中华文化元素,将莫高窟北魏时期壁画风格和中国画中“写”的风格大胆运用于个人油画创作,并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找到了适合油画表现的题材,将油画提升至更高的艺术境界。

  1980年,全山石第一次来到新疆就被这里的土地和人民深深地感染,他的创作热情被空前地激发出来。在以后的岁月里,他20多次赴新疆,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新疆题材油画家。

  《手艺人》中的老艺人笑容憨厚,体态自然,仿佛就在观众面前。在这幅画的创作中,画家大胆采用莫高窟壁画意蕴丰富、一笔书成的线条,在不影响人物形象真实性的前提下达到意蕴、艺术俱佳的效果。

  《塔吉克人的婚礼》画得最久。1981年,全山石第一次来到帕米尓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一天,他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歌舞悠扬的旋律,鹰笛、手鼓齐鸣,一片欢歌笑语;一看是浩浩荡荡的迎亲马队到了村头,人们载歌载舞,一派欢腾。他好像进入了梦境,激动得跟着马队奔跑。这一情景令他终生难忘。20多年过去了,直到2008年他才开始创作这幅风俗题材画,2020年最终完成。在这幅作品中,他将塔吉克族人与人之间朴素、善良、乐观、团结、友爱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画笔和色彩凝固在画布上。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全山石作为画家、美术教育家,他严于律己,摒弃庸俗,拒绝炒作,同时不遗余力地传道授业,毫无保留地倾情奉献。他说:我不想办个人美术馆,只想余生能够做一点对中国油画有益的事。

  无论是在苏联留学还是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全山石始终关注和思考艺术教育规律,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2012年,全山石决心筹办专门展示、研究和普及油画的艺术中心。他说:我们应该告诉大家,尤其是青年油画家和正在学油画的人,油画产生在西方,但应该把人类文明结晶引进到中国来,让中国的年轻人不再走弯路。

  沉浸在《画语求索——全山石口述史》的阅读享受中,仿佛跟随艺术家的足迹,走过千山万水,历经岁月沧桑,纵览油画数百年的发展,依稀见到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油画,正如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的万道曙光。(作者:全根先系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

稿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