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文娱  >  书画  >  名家作品赏析
杨东亮书法作品赏析
发布时间: 2020-06-04 16:24 稿源: 中国兰州网   编辑:郎照玉

  杨东亮、字晓琰,别署遯盦、信庐、空斋、观风堂。1983年生于甘肃静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部书界高研班成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培训中心专任教师,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平凉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甘肃省书法家协会2016、2017年度优秀书法家,名家名作优秀青年书法家2019年度人物。

  书法作品入展文化与旅游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届、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等展览二十余次,获全国第三届行草书法大展等全国展赛最高奖十余次。并先后获得甘肃省委省政府敦煌文艺奖三等奖、平凉市委市政府崆峒文艺奖一等奖、静宁县委县政府成纪文艺奖一等奖等。

  诗词作品获第二届沈鹏诗书画大赛入围奖。

小楷 录 嵇康《家戒》句小品

  兴会淋漓 通脱潇洒——青年书法家杨东亮其人其书

  王怀罡(平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虽处一地,认识东亮的时间相对较晚,那是2009年秋季静宁“零度空间”成立后,在空间的12位作者中东亮属年龄最小的。初识东亮,满脸的腼腆与幼气让人喜爱,其书作亦是,此前在鹏军君书法工作室已学习两年,那时东亮的书法作品已经透露出了许多灵性与才气、睿智与大气,让我看好。这期间,东亮又在中书协培训中心行草函授班、隶书函授班学习,2012年赴中书协西部新秀研修班楷书班学习,2013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或许是因为走出去培训学习的原因,成就了他后来诸多让人出乎意料的成绩,让我欣慰。近年来,东亮在中书协主办的第三届行草展中荣获最高奖、书法报社书法海选中荣获书坛新秀奖。作品先后入展全国第十届全国展、第三届"林散之奖"双年展、首届小品展、首届临帖展等数十次大型展赛。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部书界新秀研修班成员,甘肃省书协创作与提高班授课教师。

  有人说学书必须从楷入手,也有人说学书与年龄有关,这两种说法都有其一定的片面性。但我认为学书关键在于路子和方法的正确与否,即使是路子和方法对了,如果没有抓准古代经典法帖中适合于个体的经典之作,也很难入门与提高,这些只是对技的初级层面上的认识。

  东亮就是一个从草书直接入手的书家,其草书师法孙过庭、二王、张旭、怀素、祝枝山等,草书分为章草、小草和大草,东亮于草能大能小,用笔变化无穷。孙过庭说“草贵流而畅”,也就是说,书草要流动畅达。所谓流动即为用笔灵活,不可拘束。一支毛笔可以顺用、逆用、正用、侧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纯任自然,任意挥洒,放得开、收得住,牵丝出于自然,用笔仍有顿挫。所谓畅达,就是能凌空取势,纵横驰骋,无滞无碍,既有正书的凝重,决不能—笔带过,用笔浮滑,又不能缭绕失度,徒增繁复。

  东亮追求线条的动荡感,动荡生变化,动荡充满着无限生机,因为它倾注着书写者的激情。草书点画的韵律是以用笔的快慢节奏来表现书法动态美的方法,写出了字的节奏,也就写出了草书的特征。刘熙载说得好:“行笔不论迟速,期备于法,善书者虽速而法备,不善书者,虽迟而法遗。”东亮在这一方面还特别强调其草书点画质地的强劲、线条姿态的洒脱、结构的舒展、章法的得体、布局的适宜、神采与气势的充沛、韵律节奏的协调与整体作品的和谐,这些在他的获奖作品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东亮能在草书的点画线条、字体结构、行列安排、章法布局中程度不等地比拟吸收;也能在神采奇趣、风度韵味、姿貌格调和骨力气势方面表现出来,这是他草书创作的高明之处。

  凡长期书草者若不从其它书体或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进行调理,终必导致俗气、流滑、浮燥与气短之弊。东亮在这一方面是极其睿智和聪明的,他不固守于某一点,而是主动努力的去拓宽路子。他在经营好草书创作的同时,将视野拓展到了苏轼的行书领域,这点更是难能可贵。苏轼书法以胖为美,用墨丰腴、结字扁平、笔画舒展、轻重错落、妩媚天真,在苏轼的书法中,极少看到枯笔与飞白,而是字字丰润,多呈扁平,苏轼的所有作品都有此特点,如《赤壁赋》《洞庭春色赋》《辩才老师帖》《与董长官帖》等。我书苏多年,苏书自然率直、天真朴拙、温良敦厚、肥扁朴拙、毫无狂怪做作之意给我留下的印象极深。东亮有着草书书写的简约与灵活性,所以,对于行书创作更加呈现活泼与潇洒,行书创作形式以苏轼手札形式为主,而且,更主要的是将小手札形式放大到了大幅作品创作形式中,将苏轼的书卷气跃然纸上,这在全国中青年书法家苏字创作中是为数不多的。

  苏轼的思想通脱而潇洒,不拘一格,其在文艺创作上多方面的才华又使他善于打通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来进行体会与思考,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所以苏轼的风格论与创作论都贯穿着一种“通”的精神,前者的具体表现是对不同风格的兼收并蓄并进而交融相济,后者则表现为在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进行功能移植与风格渗融。“通”本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一种思想境界,《易?系辞》有云“极数知来之谓古,通变之谓事”的说法,唐人孔颖达说:“物之穷极,欲使开通,须知其变化,乃得通也。”在苏轼看来,一切艺术都有内在的一致性,所有的艺术门类之间都有相通之处,它们在功能与风格上都是可以互相渗透、融合的。东亮以草通诸体的思想完全与苏轼的通脱思想相吻合,他将行、楷、隶、篆及篆刻等达成了一种共同的默契与同步,这是一种书法创作的大境界也是一种高境界。从东亮近年创作出的行、楷、隶、篆及篆刻作品看,都是从草书等诸体里面相互通脱出来的,行书师法东坡,楷书汲取魏碑,隶书浸淫张迁、石门、礼器等,篆书则以金文为主,诸体皆能。东亮既能做大字也能书小楷,篆刻更透出一股灵气,格调清新,这是一种历练与修为,在这点上很多人是做不到的。因为,在许多这样的书家中有一种或两种书体是比较专业的,其余书体则就显得比较业余了,甚至有点俗气与江湖。东亮的通脱是青年书家中的佼佼者,也是全国80后青年书家的代表。

  当然,东亮作为一个年轻的书家,其书法创作还显得有些稚嫩,尤其是小楷需要在深入经典的过程中写出古雅与静气。因为,书法与人的修为和阅历有关,东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具有高雅的艺术趣味和修养,这对书法而言也是一种积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能在书法诸体的创作领域中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来。

  二○一五年六月王怀罡于闲斋

草书 录《颜氏家训》数句斗方
草书 录《史桂芳训家人》斗方
行书 录李白诗斗方

  一十二年书法梦

  杨东亮

  20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也是经过老师推荐,初次见到我的书法老师慕鹏军先生,从此走上了与书法朝夕相守的艰难时光。说是十二年,因为中间有一年多时间间断,按说现在也是十三个年头了。借这次《青少年书法》刊载之机,谈谈自己的感受,也是实在没有名家评论文字,权做凑数。

  对于名家评论,第一自己尚没有入门,没有引人作文的由头;第二不熟悉自己的人写的文字也不能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想法与做法。所以多年来不管什么场合我始终用王怀罡老师写的一篇评论。王老师对书法艺术有独特的见解,文字功底又深厚,这样的文字是我顶喜欢的。

  回想自己与书法结缘的日子,免不了几许赧然。

  初随慕老师学书之时,在老师的要求下写了一年圣教序,后来匆匆改学书谱,虽然四年浸淫,总觉得有点手不应心的困惑。近年来书法复古的风尚越来越浓,见到的字帖也越来越多,自己更加觉得与高手的差距越来越大。

  书法的文化性越来越被重视,但是技法的学习毕竟是不可或缺的,所谓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我愿意在匠人的路上更进一步,却很是不易。好多时候我们在心里想,书法不外乎起行收吗?从甲骨刻画到碑帖之争,没有人摆脱得了这三个动作。曾经在尝试用高度、速度、幅度、角度、密度、体度对书写过程进行分解,静下来细思,书写的连贯性才是最主要的,任何一人对具体一个动作都能模拟到恰如其分,但是要把不同的动作连贯起来还会不差分毫吗。无论执笔运笔其实都不会千古一辙,书写个体本来就不是完全无二的,铺毫平动、一搨直下、绞裹提按、捻管前行,凡此种种,不正是因人而异吗。赵孟頫说“运笔千古不易”,估计也不能具体到每一个细微末节。“结字因时相传”,大多数人忽略了手形对字形的影响,点画之粗细通常是铺毫决定的,手位不同最能影响铺毫,也极能影响疏密变化,进而导致千人千面。

  经典字帖作为古人流传下的书写痕迹,我们从中推导书写者运用毛笔的运动轨迹,观其点画振动,知其挥运之时。通过专临一帖找到一种相对系统的连贯书写方法之后,最大的困扰或许就是格调问题,不能脱俗,则不可医。胡传海先生有一篇文章《书法家应该是文化人》,当时有很大影响。敬重国艺,读书修行,当是终生大事。启功先生有言,笔墨功、读书功、学生功三者必不可少。

  近年学习格律,好多诗词读了文字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意思,就觉得抄写的再精美也有负诗人初衷。机缘巧合,因录取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与西部书界高研班项目,在郑州大学书法院两次研修,张海院长倡导“厚德崇文”,课程安排上文史哲并进。聆听各位先生讲座,深知文史不通、下笔空空。有书友是写篆书的,举字能说其原由,很是让人敬佩。闲暇之余,偶尔凑几句打油律句,总会觉得文不达意。古人讲书法以文气为上,每论书法必言做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友天下士”,“诵经千卷,莫如灵心一点”,如此至理名言,可惜我们只是忙于琐事,怠惰因循,不能身体力行。

  书法功课是终生都做不完的文化修业,每一个阶段我们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也算是一个规划,以敦促进步。而每完成一个目标,总觉得再要进一步殊为不易。选择了这条路,注定艰难,日积月累,但求寸进。

  庚子仲春遯盦杨东亮于书斋北窗下

草书 录李白诗横幅
行草   欧阳修《诲学》选抄斗方
篆书 录自作诗斗方

篆书“雨入水归”八言联

  

 

  

  

  

稿源:中国兰州网   编辑:郎照玉